第三百三十七章 触类旁通-《国潮198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所以?    这年头要检验一个厨子合格不合格,一个家庭主妇是否擅长烹饪。

    只要来个小炒肉?    也就全明白了。

    但即便是专业厨师?    善于烹饪的家庭妇女,有些关键的窍门也未必会懂得。

    通常情况下,哪怕刀工、火候、调料上都做到位了,也就是把肉片、肉丝炒得好吃。

    要想再称上一个“香”字?    那还属于看得见?    却摸不着的奢望。

    而“张大勺”却能用几句话,就让这事儿发生神奇的质变。

    他几乎能一步到位,就让一个有点厨艺的人,把炒肉片、肉丝,从好吃提升到“香”的地步。

    至于说到这秘诀?    其实特别简单,真谛还就在“掺水”上了。

    说白了?    就是肉片肉丝在拌上调料之前,先要加上些清水?    用手抓过。

    使清水都渗入到肉片纤维中。

    此后,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腌制调味?    再上火炒?    肉片肉丝?    就会鲜柔嫩滑,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这显然也是一种“注水”。

    但因为和黑心屠户下手的时间不同,结果就大相径庭了。

    可见注水本身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注水的时机对了,就是厨艺秘诀。

    错了,那就是糟塌东西。

    至于掺水为什么肉片肉丝就会好吃的?

    特别是对于鸡肉为何效果尤为显著?

    这或许解释起来有点麻烦,所以“张大勺”根本没细说。

    不管宁卫民和张士慧怎么问,老爷子就给了一句话,“好使不就完了?”

    也对,好吃就行。

    总之,无论怎么说。

    宁卫民、张士慧,在和“张大勺”的交往中,有两件事倒是可以确认了。

    一是千万不能小看咱们国家的烹饪文化,五千年的传承,绝不是闹着玩儿的。

    要单纯从创造美好的角度来说,恐怕对咱们生活贡献最大的就是好厨子了。

    他们能调和五味,化腐朽为神奇,不能不让人尊重。

    二就是通过这一次次的点拨,宁卫民和张士慧对“张大勺”的厨艺简直到了崇拜的地步了。

    别看人家压根没上灶比划,给的传授基本都是随口几句话的指点。

    但真是人家随便一句话,就胜你自己去钻研摸索几十年的。

    所以出于这份敬仰之心,每礼拜天的时候,宁卫民和张士慧都像接驾一样招待这位大厨啊。
    第(2/3)页